在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下,電子制造企業需要建立一套圍繞訂單的利潤模型,以訂單執行全過程的數據為核心,精細化掌控訂單的成本和利潤。從訂單利潤公式(訂單利潤提升=優化銷量-優化成本x提升效能),可以知道整個利潤的提升,實際上可以從三個角度去看,即銷量、優化銷量到優化成本。不過,訂單利潤模型的管理會出現一些常見的盲區,我們需要特別注意。
偏關注效率提高,量本方向改革難度大
機器替換人的工作,一定要智能化信息系統,讓公司的效率提高。但是在銷量和成本的控制方面,因為改善難度很大,就是遲遲不敢下手,大部分關注的就是效率提升。這是訂單利潤模型管理的盲區之一。
成本源頭在研發部,研發體系與生產成本體系脫節
成本源頭在研發部,研發階段需要大量的成本投入,比如研發圖紙、工程設計、手工樣品、自制開模投入、生產設備費用等等。但由于缺乏部門之間的聯動,研發體系與生產成本體系出現脫節。這是訂單利潤模型管理的盲區之二。
各部門只負責自己地盤,跨部門聯動缺乏
各部門之間缺乏相應的聯動,每個部門只負責自己地盤,比如說優化銷量都是業務部的事,缺乏反饋機制;成本核算由成本部負責,滯后核算,無法對生產部事前指引;效率提升是IT部門的配套;至于訂單賺不賺錢,公司賺不賺錢那是老板的事,各個部門之間缺乏聯動。所以各個部門各自關注各自的時候,就會出現有訂單沒利潤,有規模沒效益的情況。這是訂單利潤模型管理的盲區之三。
利潤是公司的核心的根本,如果企業沒有利潤,這種公司是做不長久的。所以公司賺不賺錢不是老板的事,而是每一個部門協同的事情。電子制造企業整個訂單利潤模型是從優化銷量到優化成本,最后才是效益提升,需要各個部門同時來協同處理。
正航軟件ERP利潤可視化數據平臺,通過多維度分析訂單利潤貢獻情況,做到針對性服務與利潤提升有據可依,可以幫助電子制造企業管理者切實把握現狀,做出正確的決策,并加以有效實施。
管理員
該內容暫無評論